|
|
課 題: 5-1-1遼闊的疆域 第1課時 學習目標:1、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(半球位置、海陸位置),概述中國的疆域與國土面積; 2、能說出中國的14個鄰國和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在圖上的位置;通過觀察地球及閱讀地圖,會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優勢; 3、掌握中國領土的四至點及其所在的省份。 重點預測:了解中國的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,國土的四端點; 難點預測: 會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優勢。 【知識鏈接】 我國的海岸與大陸架:我國大陸海岸線北起鴨綠江口,南至北侖河口,長約1.8萬千米。加上島嶼海岸線,總長約3萬千米。沿岸多優良港灣和港口城市,自北向南依次有大連、秦皇島、天津、煙臺、青島、連云港、南通、上海、寧波、溫州、廈門、廣州、湛江和北海等。其中,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。中國的淺海大陸架是最寬廣的大陸架之一,包括渤海和黃海全部、東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,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巨大的開發價值。 世界主要國家大陸海岸線長度前六:(長度單位為千米)俄羅斯4萬,美國約2.2萬,澳大利亞約2萬,加拿大2萬,中國約1.8萬,巴西0.74萬 我國的島嶼:我國遼闊的海域上分布著6500多個島嶼(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島)。其中臺灣島最大,面積約3.57萬平方千米;海南島次之,面積約3.35萬千米。崇明島位居第三,面積為1083平方千米。此外,長山列島、廟島群島、舟山群島、澎湖列島、釣魚島列島,以及南海中的東沙群島、西沙群島、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,都是我國的重要島嶼。這些島嶼及其所屬各島,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。 我國四大海域的分界線:渤海與黃海: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的連線; 黃海與東海: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與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; 東海與南海:廣東南澳島與臺灣島南端的鵝鑾鼻連線 【預習導航】 1.觀察教材圖5-1或借助地球儀,指出中國在世界的位置。 (1)中國的半球位置: (2)中國的海陸位置:位于哪個大洲?在大洲的哪個分區?中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分別是哪些?
(3)中國的緯度位置:主要位于哪個緯度帶和溫度帶?
2、讀圖5-1,找出中國的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。 (1)指出中國的陸上鄰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是:
(2)與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哪6個?分別隔了什么海?
3、寫出中國國土的最東、西、南、北的四個端點,它們分別是在哪個省?
4、幅員遼闊的國土對我國的發展起了什么作用?
【課堂探究】 1、閱讀世界政區圖,從海陸疆域方面,說一說中國與日本、蒙古有什么不同,與美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。
2、探究我國地理位置的特點和意義 (1)歸納我國地理位置的特點。(請具體說明)
(2)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——太平洋,會對氣候產生怎樣的影響?這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影響?
(3)東部瀕臨海洋,對于我國與外界的聯系有哪些影響?
(4)西部深入內陸,對我國和陸上鄰國的聯系有什么影響?請舉一例。
|
|